本網宜昌訊( 通訊員 張澤牧 、譚雪姣)猇亭區(qū)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高家校區(qū)是宜昌市猇亭區(qū)唯一的農村小學。49歲的趙志剛在此任教將滿30年。30年間,趙志剛送走一撥又一撥學生,同事也見證了他從騎自行車到騎摩托車,再到開小汽車到校的時代變遷。
9月20日,筆者在高家校區(qū)見到趙志剛時,他頭發(fā)打理得一絲不茍,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。1995年,19歲的趙志剛師范畢業(yè),進入猇亭區(qū)馬鬃嶺小學,承擔數學、勞動和體育課的教學?!耙粋€年級一個班,全校100多名孩子,我每天陪著孩子們學習、玩耍?!?/p>
1996年,因為教學成績優(yōu)異,趙志剛被調入高家店小學。這所小學覆蓋高家店村、高湖村、黃龍寺村,在當地人眼里是妥妥的“農村大學”。那時,趙志剛家住猇亭區(qū)正大路,去學校步行要1個多小時。趙志剛每月工資360元,一咬牙花200多元錢買了輛“永久牌”自行車。騎自行車去學校,每天節(jié)省40多分鐘。那時,校門口路面不平,連路燈也沒有?!爸挥幸粭l土路,下雨天一身泥,褲腳都被打濕。”趙志剛打趣地說,一次,摸黑騎自行車回家,腳底打滑,自己連人帶車沖進田埂里。
1999年,高家店村開始翻修路面,學校通向外界的泥巴路被翻修成石子路,上面倒了一層水泥。學校教學設施也有很大改善:操場跑道鋪上煤渣,學校內部路面也做了硬化;課堂引入了電腦,老師們開始PPT教學。教學條件越來越好,趙志剛的工資收入也有了變化:“從360元漲到1000多元?!薄膀T自行車上下班,還是太費時間,有時批改作業(yè)晚了,騎自行車回家太累。”當時要買一輛摩托車可不容易。多方打聽,他花5000元錢買了輛大陽牌摩托車。從此,趙志剛騎摩托車到學校不到20分鐘。
2007年以后,隨著猇亭區(qū)村村修公路,學校門口的水泥路面升級為瀝青路,路面拓寬,出行更加便捷。
2015年,教師收入有了顯著提升。“全年拿到手的工資有10萬元了!”提到當年,趙志剛依然忍不住地激動。
2017年,學校的舊教學樓被推倒,新建成寬敞明亮的紅色教學樓。操場也由黃泥巴改成了彩色塑膠跑道。學校引進了電視教學。學校還修建了錄播教室,“錄制的節(jié)目,可以供其他學校的孩子一起學習?!?/p>
2018年,趙志剛花10多萬元買了一輛標致小轎車。上班路上,再也不怕風吹日曬雨淋。
2023年,學校引入數字化生動課堂,實現雙電子屏幕教學?!耙粋€老師管兩個教室,我在教室里講課,另外一個教室的孩子也能聽到,我還能同步提問哩?!壁w志剛說。
官方微信
手機站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