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文提要】:
時評文章靠說理取勝,只要觀點正確、論說有理,文章就“立住”了。
消息、通訊和特寫則有很大的不同,它們要靠生動的實例來支撐。沒有鮮活的實例貫穿其中,寫出來的人物就不生動,記述的事件就不具體。
文章結(jié)合記者寫稿的切身體會說明了“為何要精選實例?”“選例貴在一個‘精’字”等問題。
寫稿子離不開舉例,這是常識。但在實際寫作中能否把例子舉好,卻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。
今天我們聊聊這事兒。
一、生動實例讓稿子生色。
今年配合新中國成立75周年,人民日報社《金臺通訊》雜志向我約稿寫一篇《新中國同齡人的心聲》文章。類似這樣的文章以前寫過,這次寫如何出點新意呢?
思忖再三,我決定在舉例上有所突破。于是在幾個環(huán)節(jié)上盡量多舉些具體生動的實例:
如寫當年農(nóng)村插隊生活的情景,不是一般的“說苦”,而是通過具體實事說明。我寫道:
回想起插隊的歲月,日子很清苦:那時是“記工分”,分值也就7分錢左右。男知青天天下地勞動,勉強夠口糧,女知青一年到頭下地勞動還欠隊里錢。那段日子,同學們戲稱是一天“三半飽一倒”。
記得有次到山里修戰(zhàn)備公路,一個多月沒吃過飽飯,快結(jié)束時隊長給大家吃頓白面餅。盡管沒吃飽,但總算吃了一頓白面??删褪沁@頓白面餅,給我們做飯的大嫂舍不得吃,說要“帶回家給娃吃”。
可如今農(nóng)業(yè)大豐收,家家戶戶都吃上了大米白面、大魚大肉,日子過得很富足。
再如寫改革開放帶來變化時寫道:
兩次回村看望,都和村民說起這個話題,大家七嘴八舌說道:天還是那天,地還是那地,人還是那人,是改革開放使我們村子變了樣。
確實如此,那時農(nóng)村是“大隊核算,小隊勞動”,自留地也被視為“資本主義尾巴”割掉了,一年到頭沒啥收入,人們種地打不起精神。
改革開放后實行“家庭聯(lián)產(chǎn)責任制”,農(nóng)民有了自己的土地,種田積極性大為提高。后來又搞起了“土地流轉(zhuǎn)”、合作經(jīng)營等,農(nóng)業(yè)大發(fā)展,農(nóng)民的收入也就有了大幅提高。
以上所寫收到了較好的效果,不少人反映說:所述清楚明白,舉例真實可信。
二、為何要精選實例?
時評文章是靠說理取勝,只要觀點正確、論證有理,文章就“立住”了。
消息、通訊和特寫則有很大的不同,它們要靠生動的實例來支撐。沒有鮮活的實例貫穿其中,寫出來的人物就不生動,記述的事件就不具體。有鑒于此,有經(jīng)驗的記者在采訪時都在搜尋、挖掘?qū)嵗舷潞艽蠊Ψ颉?/p>
有記者寫一位剛從師范學院畢業(yè)的歷史老師給學生講課的情形,最初寫的稿子不生動,自己也不滿意。后來他與學生深入交談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些有意思的實例,他就以學生的口吻在稿子里寫道:
新來的歷史老師是位剛剛從師范畢業(yè)的年輕人,只在講桌后面那幾平方尺的地方來回踱步,眼睛盯著天花板,下面總有人會弄出聲音來,使他不得不停下來看,但一看到我們,就立時會臉紅了。
前排的梁同學奇怪,他為何不時往他的黑皮包里看上兩眼,一次趁老師板書時,溜到講桌打開包提出一個鬧鐘,全班大笑,老師連脖子都紅了,幾乎要流淚了。多年后想起此事時,我還總會心懷歉疚,雖然不是我干的,但回家后笑著講此事時,父親嘆了口氣說道:“剛畢業(yè)的農(nóng)村孩子,還沒錢買手表呀?!?/p>
想到老師當年的尷尬,我都想哭了,老師,真的對不起了。
文藝作品講究細節(jié),新聞作品同樣講究細節(jié)。我們這里講的生動實例也就是細節(jié)。我們要表述一個人或一件事,最有效的辦法,就是多舉實例,而不是寫上幾句空話,或用過多的形容詞和花哨的比喻。
如以上所寫就生動具體多了,記者深有體會說:“精選實例是寫好通訊的關(guān)鍵,有了生動具體的例子,給人的印象就深刻,記者寫起來也帶勁兒?!?/p>
三、選例貴在一個“精”字。
如何把實例選好呢?我的體會是,貴在一個“精”字。
精選實例,要克服“拾到籃子里就是菜”的毛病。
有的記者說,我寫的稿子里也有實例啊,怎么主編看了還說“不生動”?
稿子里有個把的實例,并不意味著就生動。因為實例有一個“精選”的問題。一般說來記者采訪后都會有不少例子,面對這些例子有的記者“拾到籃子里就是菜”,直接就引用了,沒有進行“精挑細選”。
例子不典型,說服力不強,即使有個把例子也不能做到“生動具體”。
精選實例,不僅要手里的實例多,而且善于精選。
人民日報社著名記者王金鳳介紹自己的經(jīng)驗曾說,我手里至少要有10多個鮮活事例后才放心。寫稿時還要對這些事例“精選”,把最閃光的、最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挑出來。
有位記者寫一個科技能手,記者手里有三四個實例,如每天不管多累也堅持看幾頁科技書、有次想問題太深,本想拿拖鞋進洗澡間卻拿了雙旅游鞋......諸多此類的例子不少。但他挑來挑去還是寫他通過家訪獲得的一個“實料”:
他不顧家人的抱怨,把自家本不大的陽臺收拾出來,安上了一個機床。每天下班晚飯后就在那里埋頭實驗、琢磨......
寫出上面這個“料”,記者覺得稿子就寫“實”了,給人以實實在在的感覺。
小結(jié)語:
精選事例是個技術(shù)問題,更是一個文風問題。好的文風引導人們,要多收集來自工作生活中的生動事例,仔細精選采訪來的諸多事例,把最精彩的事例寫進稿子里。
有位作家說得好:“好的細節(jié)(事例),讓小說長出翅膀?!蓖瑯樱玫氖吕?,能讓新聞作品也長出翅膀,給人留下深刻印象,取得最佳的傳播效果。
官方微信
手機站點
網(wǎng)站簡介| 組織架構(gòu)| 版權(quán)聲明|法律顧問|廣告服務(wù)|合作加盟|供稿服務(wù)|招聘英才|網(wǎng)站聲明|人員查詢|志愿者查詢|聯(lián)系我們
網(wǎng)站主管單位:現(xiàn)代職業(yè)教育研究院應(yīng)急安全人才教育專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:中易應(yīng)急科技研究院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910092677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:(京)字第24430號
京ICP備19022393號 京公網(wǎng)安備11010802044688號
版權(quán)所有:北京匡正應(yīng)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? 2019 YJAQ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