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個電動自行車太陽能便攜式充電器,主要由太陽能光伏板、固定掛鉤、控制器組成,它在戶外使用安全、簡便,可解決工薪族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難題……”12月7日,羅樹兵在深圳大鵬半島應急“一園雙基地”揭牌儀式暨應急產品展演活動現場,向群眾和嘉賓介紹了自己設計的電動自行車充電“神器”。
穿著應急馬甲的羅樹兵,是大鵬新區(qū)應急管理局執(zhí)法和工貿安全監(jiān)管科科長。軍轉干部、從事應急管理工作6年、電氣工程專業(yè)出身,羅樹兵始終保持著學生時代就癡迷的科技“小發(fā)明”“小創(chuàng)造”DIY愛好。近年來,他發(fā)現因小區(qū)集中充電樁少,電動自行車充電很麻煩,能否制作一個可隨時隨地使用、安全又簡便的充電器呢?于是他從網上淘來太陽能充電器、充電板,利用業(yè)余時間進行電動自行車充電器的創(chuàng)新改造。
從一塊太陽能充電板的DIY
到電動車便攜式充電器的新產品
“一開始是在車把上裝了一小塊太陽能充電器,發(fā)現效果不太明顯,后來在車籃里升級成大一點太陽能充電板,為實現邊走邊充電的功能,還給車子改裝了一個充電雨棚?!闭f起電動自行車太陽能便攜式充電器改造之路,羅樹兵表示與從事應急管理、安全生產工作密不可分,自己對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治理問題關注由來已久,一直在思考如何通過“技防”的解決途徑。
“改造后的充電雨棚,測試時發(fā)現充電效果還不錯,但2023年8月電動車被臺風吹倒導致車棚損壞?!蓖?2月,羅樹兵計劃重新“升級”,這一次他將太陽能充電板固定在車頂,但了解到可能違反交通安全規(guī)定,便沒敢上路。
執(zhí)著的羅樹兵沒有放棄再改進的想法。他四處了解學習,畫出了自己的電動自行車太陽能便攜式充電器設計圖,幾易其稿,不斷修改完善,終于找到廠家,將自己想法變成實物。“這是第一代樣品展開,后續(xù)經4次改進,形成現在的第二代樣品。”他指著現場展開的太陽能便攜式充電器,“它使用起來非常簡便,并不額外占地方,只要停車的地方有陽光,車頭尾兩邊掛上去即可充電,充電板一收就結束充電,車頭的掛鉤還可用于買菜時用。”
據介紹,這款充電器的應用場景包括上班族、戶外愛好者,晴天上班時間在室外停車時便可同時充電,還有遮陽、擋雨的功能,又可在戶外露營、緊急情況時作為臨時應急用電。
已申請專利
將試點使用
據不完全統計,去年全國上路的電動自行車有4億多輛,深圳有400多萬輛,大鵬新區(qū)有4萬輛。電動自行車所帶來安全事件時有發(fā)生,今年,全國開展電動車全鏈條治理。
“如果這個充電器能市場化推廣使用,能緩解當下電動車治理難題,比如說充電樁用地審批難、建設難,飛線充電等問題?!睂Τ潆娖鞯漠a品價值,羅樹兵充滿信心。他利用業(yè)余時間和周末不斷進行測試,“這款產品其實沒有一項是新發(fā)明,只能算是現有技術的組合,光伏板、升壓器等都是現有技術,就是在‘重組’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?!?/p>
“我們測試參數光伏板是80多瓦的功率,每天通勤來回不要超過8公里,充電基本上都能保證?!彼嘎叮谌鷺悠氛谠囍浦?,“它收起來將像一個公文包,很輕便,適用電動自行車現有三種車型?!绷_樹兵表示,新區(qū)安委辦、新區(qū)應急管理局對自己這個業(yè)余“小創(chuàng)造”很支持,今年4月他已為這個創(chuàng)新“發(fā)明”申請專利,并將在通過安全認證之后,在社區(qū)進行推廣試點。
今年以來,大鵬新區(qū)應急管理部門牽頭大力推動綠色應急產業(yè)發(fā)展,培育灣區(qū)特色應急文化,提振安全應急領域投資消費,向全球推介深圳大鵬半島應急“一園雙基地”。而羅樹兵設計的這款電動自行車太陽能便攜式充電器,在大鵬半島應急“一園雙基地”揭牌儀式暨應急產品展演活動現場,備受關注。
“目前,它一些問題還沒有解決:例如雨天充電的問題,功率和充電效率之間的平衡,以及消費者關心的性價比問題?!彼硎荆磥砣裟艽笈可a,有望將成本降到二三百元區(qū)間。
“希望它能推向市場應用,在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治理中造福社會?!绷_樹兵表示,在天氣良好條件下,該產品擁有高效可靠的充電效能,可實現市電零接入、零電費,推動綠色能源在交通領域廣泛應用,讓電動車使用者能夠享受到便捷高效多用途充電體驗,同時為減少碳排放做出貢獻。(張尉心 黃莉娜)